
爸媽操勞一輩子,養(yǎng)老金可能只有200元/月。
這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前不久才公布的官方數(shù)據(jù):
企業(yè)員工人均養(yǎng)老金是3162元/月;億萬城鄉(xiāng)居民則是214元/月,幾乎只有前者的零頭。
差距之大,令人感慨,但今天,我們不聊原因,不說情緒,只說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。
如果你也擔心爸媽沒有工作單位,退休后養(yǎng)老金太低,那這篇文章就一定要耐心看完。
一般來說,爸媽退休金少的,基本都是交的城鄉(xiāng)居民養(yǎng)老社保,也有的朋友習慣稱它為“新農(nóng)保”。
它的基本政策是:交滿15年,到60歲開始就能領錢,至于能領多少?得看退休前交了多少。
以湖南岳陽為例,每年繳費金額共有15個檔位可選,不同檔位分別交滿15年,能領到的錢大致如下:
大家可以參照爸媽的繳費檔位,大致參考。
如果不知道爸媽之前交了多少錢,可以用微信、支付寶等,線上查詢歷史繳費信息。
以微信為例,按步驟:我-服務-城市服務-社保-城鄉(xiāng)居民養(yǎng)老保險繳費記錄查詢,就能看到。
不過提醒大家,不同地方的補貼金額、規(guī)定的基礎養(yǎng)老金都不同,一般來說,所在地區(qū)經(jīng)濟越發(fā)達,那綜合養(yǎng)老金也會更高。
像上海,光是基礎養(yǎng)老金就有1490元/月,所以就算那邊老人交的最低檔社保,一個月至少也能領1500的退休金。
但如果爸媽不在那些發(fā)達富裕的城市,那和表里預估的情況就基本差不了太多。
比如每年交了500~1000元,交滿15年,那到手退休金差不多就是兩三百塊。
那怎樣才能讓爸媽多領一點退休金?比如每個月能有個1000出頭,相信就能大幅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(shù)。
其實,想給爸媽提高退休金,好好規(guī)劃社保幾乎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法。
像居民養(yǎng)老社保,如果想多領錢,可以這樣做:
1、長繳多繳
爸媽退休前,一定要讓爸媽持續(xù)交社保,千萬不要交滿15年就停,如果可以,也盡量提高之后的社保檔位。
一方面,交費超過15年,一般會有額外補貼,比如每多交1年,每個月就會多幾塊基礎養(yǎng)老金,積累下來也不少。
另外,累計交的錢越多,政府補貼就越多,里面利息積累也越多,等爸媽退休時,個人賬戶算出來的養(yǎng)老金就很高。
比如里面累計有12萬,那個人賬戶的養(yǎng)老金就有863元/月,這筆錢以后不會變,就算12萬領完了,國家也會繼續(xù)按這個數(shù)補貼。
而且這些錢都在個人賬戶里,要是沒領完就走了,剩下的錢也會給到家屬,還有一筆額外的喪葬補助金,咋樣都不會虧。
2、提檔補差
有的地方,還可以對之前交過的社保進行提檔補差,啥意思呢?
比如王爸爸今年58歲了,之前交了18年的最低檔社保,就算之后2年交最高檔,積累的錢也很少。
如果他那邊支持提檔補差,就可以通過補差價的方式,提高之前18年交的檔位,這樣個人賬戶余額就會高很多,退休金也會高很多。
如果爸媽快到60歲了,之前交的錢又很少,就可以問問當?shù)?2333是否支持這樣操作。
3、戶口遷移
另外還有一招很小眾的辦法——在爸媽退休之前,把他們的戶口遷到大城市,辦理退休時,就能享受大城市的基礎養(yǎng)老金待遇。
比如母親在老家交的社保,父親在外工作,入了大城市的戶口,可以讓母親以投靠配偶的方式入戶,就有機會享受大城市的退休待遇。
像前面提到的,上海一個月基礎養(yǎng)老金就有1500元左右,如果能讓爸媽以當?shù)鼐用竦纳矸萃诵荩秃芟恪?/span>
不過這個門檻稍微有點高,要看各地的政策,爸媽如果和某個大城市有淵源,可以積極了解下條件看是否滿足。
另外也提醒大家,老家戶口也關系到農(nóng)田、宅基地啥的,要綜合考慮取舍,文章只提供一個思路,具體得看大家的情況。
以上3種方法,最簡單、最容易實現(xiàn)的是第一種,爸媽現(xiàn)在越年輕,增值的效果也越好。
還是以前面湖南岳陽的數(shù)據(jù)為例,假設王阿姨今年50歲,此前已經(jīng)按800元檔位交滿了15年社保,如果今年開始不再交,退休金滿打滿算就300元/月。
但如果她之后繼續(xù)繳費直到退休,同時每年改成交6000元最高檔,那退休時預計能有839元/月,約是之前的3倍。
相對來說,這個退休金,就已經(jīng)能讓爸媽安心很多,起碼不用再想著活到老干到老,日常簡單的開銷基本能覆蓋。
但如果仍覺得不夠,我們還能怎么辦?
對爸媽來說,如果社保交到高檔之后還不夠,那還有另一個高效的方法,用商業(yè)養(yǎng)老金來補充。
商業(yè)養(yǎng)老金和社保養(yǎng)老金一樣,都屬于我們國家的養(yǎng)老三大支柱之一,而且它有這些優(yōu)點:
下面我們用1款很優(yōu)秀的商業(yè)年金險,來繼續(xù)幫前面提到的王阿姨做個補充方案。
可以看到,50歲開始交錢,交完第二年也就是55歲的時候,老人就能開始領錢了,每年能領4276元,每個月就是356.32元。
這筆錢活多久領多久,到58歲時,保單總利益就超過了交的錢,之后每一年都是凈賺。
60歲前她還在交社保,年金險領的錢也可以拿來抵社保費用。
當然,就算沒有長命百歲,也不用擔心會白交,因為這款年金險和社保一樣,有很全面的身故保障:
換句話說,最差最差的情況,我們也能拿回所有投入的錢,不會虧。
但實際上,它還終身有現(xiàn)金價值,綜合收益其實可以更高。
像上表,到80歲共領11.1萬年金,那時已經(jīng)沒有身故保障了,但如果感覺狀態(tài)不好,仍可以操作退保拿回3.9萬。
等到60歲時,王阿姨的社保也能領錢了,加上商業(yè)年金險的錢,退休金就達到了每月1200元左右。
對老家爸媽來說,不用干活就能領到這么多,能讓他們輕松、安心很多,起碼生活是夠用了。
不用再天天想著打零工賺錢,不用拼命省吃儉用,更不用愧疚地向子女伸手要錢,擔心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。
相反,每個月的被動收入,會讓他們覺得日子更有奔頭,也更有動力照顧好自己……
當然,這個補充方案僅作演示,事實上,商業(yè)年金險的補充是非常靈活的,爸媽不同年紀、不同預算都會有不一樣的推薦方案,最終出來的效果也都不一樣。
有人說,世上有一種“無腳鳥”,它們無法著陸,所以每時每刻都得奮力地飛。
我們的父母,又何嘗不是這樣的“無腳鳥”呢?為了家庭和生活,他們一輩子都在操勞,直到做不動那天,還在擔憂自己是否會拖累家人。
而幫爸媽規(guī)劃養(yǎng)老金,或許就是給他們搭建一個避風的港灣,讓飛了一輩子的他們,也能在人生后半段停下來歇一歇。
如果想給爸媽補充養(yǎng)老金,又不知道如何入手,可以點擊下方卡片,讓專業(yè)規(guī)劃師幫忙一對一定制合適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