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現(xiàn)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起來了,很多家庭都有一輛小車,但很多人買了多年的車險,卻一直都是稀里糊涂的。
既不知道自己的車險保什么、哪些保障需要買、哪些沒必要買,更不知道出險時要怎么報案理賠…
今天深藍君和大家聊聊 車險,相信看完后,你就能搞懂車險,不會再花冤枉錢。
主要內(nèi)容如下:
1)車險這么多,哪些才是有用的?
2)三套車險方案,學會聰明買車險
3)出險不用慌,教你 5 步搞定理賠
車險主要分為 交強險 和 商業(yè)險,其中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,商業(yè)險則是個人自愿購買。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:
1、交強險,解決基礎保障
交強險是一種基礎保障,相當于人身險的醫(yī)保。不過交強險保障的不是自己,而是保車禍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失。
如圖所示,根據(jù)自己在事故中是否有責任,交強險的賠付額度是不一樣的。
例如交通事故造成對方死亡,如果自己無責,只能賠 1 萬;如果自己有責,最多也不過賠 11 萬。
另一方面,在 2017 年全國交通死亡事故中,平均賠償金額都在 100 萬以上。即便是最低標準的黑龍江,也達到了 71 萬元…
所以說,交強險的保障僅僅是聊勝于無,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。
2、商業(yè)車險,保障更全面
要想獲得更加充足的保障,那就需要搭配商業(yè)車險。不過商業(yè)險一般會包含 4 種主險和 11 種附加險,條款非常復雜。
為了方便大家理解,深藍君把常用的險種整理如下:
直接說結論:
商業(yè)險一方面保障非常全面,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風險都能保,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復雜,普通消費者看完,很容易就直接懵掉了。
因此,很多人買商業(yè)險都是隨便亂買的,別人說好就買,根本就沒有理性分辨的能力。
買車險是一件豐儉由人的事情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,為了讓大家順利買到合適的車險,深藍君提供 3 個經(jīng)典的參考方案:
下面我們一起看看,三套方案分別適合哪些人購買?
方案一:基礎型
這套方案適合車技嫻熟的老司機、車輛價值相對沒那么高的舊車,或者預算不多的車主朋友。每年僅需一千多塊,就可以獲得最基礎的保障:
交強險
第三者責任險 100 萬
不計免賠險
雖然是基礎型方案,但是第三者責任險一定要買,而且保額最好在 100 萬以上,它可以賠償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傷亡或者財產(chǎn)損失。
如今人均死亡賠償動輒百萬,豪車修理費數(shù)十萬并不罕見,這些都是我們開車的重大風險。買高保額的 “第三者責任險”,就是防范難以承受的 “災難性風險”。
而不計免賠險可以理解為一個“小補丁”,在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車險都不能全額賠付,自己需要承擔一小部分費用。
但買了不計免賠險,本該自己承擔的費用,保險公司也會幫我們買單。
方案二:經(jīng)濟型
這套方案主要增加了車損險,適合新手司機或者車輛價值較高的情況,無論是小磕小碰,還是重大維修都可以賠。
不過要注意,發(fā)動機進水損壞、劃痕、玻璃等零部件單獨損壞,車損險是不會賠的。這些保障需要額外購買附加險。
除了車損險,很多朋友還會多買一份盜搶險,不過深藍君覺得不是很重要。
現(xiàn)在的公安視頻監(jiān)控很發(fā)達,車輛盜搶的情況十分罕見,保險公司一年都理賠不了幾單。
因此相對來說,盜搶險并不是很迫切的需求。
方案三:全面型
全面型方案適合不差錢或者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車主,各方面的保障都非常充足,具體包括:
交強險
第三者 200 萬
車損險
盜搶險
車上人員責任險
不計免賠險
玻璃險
劃痕險
涉水險
自燃險
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
這套方案把第三者責任險加大到 200 萬,也把車損險的漏洞補上了,玻璃、劃痕、發(fā)動機進水、自燃都能保。
比如打臺風汽車被淹,造成發(fā)動機受損,涉水險就可以賠。但是在發(fā)動機進水后,千萬不要二次點火,否則是不能理賠的。
而車上人員責任險也叫座位險,可以保障司機和乘客的人身傷亡,經(jīng)常有朋友搭車的可以重點考慮下。
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險同樣值得考慮,萬一找不到事故的肇事方,原本應該由他承擔的賠償責任,保險公司也會承擔賠償。
總之,這 3 套方案基本上能滿足大多數(shù)人的需求,大家根據(jù)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就好。
相對于人身險來說,車險的理賠概率要高出不少。深藍君建議大家都要了解一下理賠流程,萬一遇到事故,也不至于慌忙錯亂。
1、如果出險,怎樣高效理賠?
通常來說,車險理賠分為以下 6 個步驟:
① 出險報案
如果涉及人員傷亡,記得第一時間撥打 120 搶救傷者。
除此之外,要盡量保留事故現(xiàn)場,拍照保留證據(jù),并且向保險公司、交警報案。
② 現(xiàn)場查勘
接到報案后,保險公司會派人到現(xiàn)場查勘;一般單方損失超過 1 萬,或者事故責任不明確,還需要交警出具《事故認定書》。
③ 車輛定損維修、人傷治療
接下來就是將車輛拉去定損、維修,等待傷者進行治療。
另外還要提醒傷者家屬,保留好醫(yī)院的發(fā)票、病歷等資料,如需墊付醫(yī)藥費,我們自己也要保存好票據(jù)。
④ 提交理賠資料
通常來說,理賠需要的資料包括:
理賠申請書
駕駛證和行駛證
被保人身份證
收款銀行卡
車輛修理發(fā)票
傷者身份證
傷者醫(yī)療發(fā)票和病歷
只有資料齊全,才能加快理賠的速度,這點是需要注意的。
⑤ 領取賠款
提交資料后,保險公司還要對案件進行審核,一般幾個工作日就會把錢打到我們的銀行賬戶。
總的來說,在出險后不要慌,一步步按流程走,該賠的總會賠。
2、小磕小碰,要不要報保險?
車險的價格和往年的出險次數(shù)掛鉤,如果記錄良好,可以拿到不少優(yōu)惠:
1-3 年未出險:保費可打 6 折左右,甚至某些省市可打到 3.3 折。
上年度有出險:出險次數(shù)越多,保費折扣越少,最多可以上浮 2 倍。
因此對于一些小磕小碰,報保險拿到的理賠,可能還不夠增加的保費。如果再考慮到時間成本,基本上 1000 塊以內(nèi)的事故都可以不報保險。
3、用好增值服務,才是聰明消費者
所有人都知道發(fā)生事故要找保險公司,可是只有極少人知道,保險公司還有免費的增值服務。
例如:
免費送汽油
免費電瓶搭線
免費換輪胎
免費拖車
……
之前深藍君的一位女同事在路上爆胎了,自己既沒有工具也不會更換,幸好想起保險公司有換胎服務。
一通電話打過去,保險公司很快就派人來到現(xiàn)場,十分鐘就把輪胎換好了,非常的高效。
除了上面的車險攻略,深藍君還收集了一些常見問題,我們一起來看看:
1、買車險,選擇哪家保險公司?
在《詳解19家保險公司真實理賠數(shù)據(jù)!哪家公司容易被拒賠?》中,我分析過買人身險不太需要關注公司和品牌,但是車險卻不一樣。
萬一真的出了事故,如果保險公司能夠快速來到現(xiàn)場,快速理賠,這些都會給我們帶來良好的體驗。
因此深藍君建議,買車險可以選擇服務網(wǎng)點較多的大公司,例如平安、太平洋、人保等。
2、車險去哪買更劃算?
車險的銷售渠道有很多,常見的包括:
電話銷售
網(wǎng)絡銷售
4S 店代銷
保險代理人
目前車險的價格都是統(tǒng)一的,不過不同渠道的促銷政策會存在差異,例如有些渠道會送加油卡、送保養(yǎng)等等。
由于促銷政策的地區(qū)差異很大,所以也很難說哪種渠道就一定比另一種渠道好,建議大家多問多對比。
道路千萬條,安全第一條,行車不規(guī)范,親人兩行淚。
保險并不是萬能的,大多數(shù)時候僅僅是一種事后補救的措施。除了買好車險,大家還是要注意安全駕駛。
另外也有很多人給自己的愛車買了高額保險,自己和家人卻沒有任何保障?!跋热松?,后財產(chǎn)”,是我一直倡導的科學投保原則,想了解更多,可以點擊這里查看>>>。
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,也歡迎轉發(fā)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。希望大家的車險永遠不要理賠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