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久前,網紅大祥哥因輕信朋友被騙1249萬,沖上熱搜,掏空了三代人的積蓄,賣了車,仍負債幾百萬。
鏡頭前的大祥哥,強忍苦笑說出“再拼2年就能翻身”。
可對于很多普通人來說,不幸被騙光身家,很難再翻身...
這些故事的主角,都是普通人,沒有高收入,沒有退路,剩下的只有被碾碎的人生。
今天這篇文章,就來聊聊高發(fā)詐騙方式,也會總結出應對方法,希望所有人都能往下看完,因為,它其實和我們每個人都相關。
總有人說:“只要不貪便宜,騙子就騙不到我?!?/span>
但現實是:只要生活在社會里,要用手機、要接觸人,就不可避免會碰到騙局。
很多旁觀者評論“被騙是人蠢”,這其實是誤解,很多受害者所遭遇的騙局都是為他們量身定制的,未在其中很難體會...
說真的,今天分享的這些騙局,有很多看得人心里發(fā)麻:
1、AI詐騙,親媽都認不出的【假替身】
AI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,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:
江蘇王阿姨接到“兒子”的視頻電話,畫面里“兒子”滿臉焦急:“媽!快轉40萬救我!”
親戚都說這是詐騙,可親兒子電話打不通,她還是轉了錢。
事后才知道,騙子用AI換臉+擬聲,造了個“假兒子”。
騙子最愛利用大家對親友的感情,催促立刻轉賬,因為怕當事人聯系上了親友。
凡是焦急萬分,10分鐘都不能等的,都很可能有詐。
2、信息裸奔時代,騙局劇本定制化
很多朋友還沒意識到,咱們的信息幾乎透明了,買票、購物、辦證、招聘等信息,都有可能被泄露。
某位網友在找工作,假人事與他在溝通后,稱要先進行線上培訓,前兩次考核通關,他共獲得了180元的報酬,但第三次時他被誘導掃碼,不幸被詐騙19.6萬。
騙子的劇本還會有很多樣,比如冒充公檢法、銀行或金融平臺客服等。
孫女士接到facetime“警察”的視頻,穿著警服,稱涉及“李燕”洗錢案。
讓她立刻趕去老家公安局,視頻看到的就是派出所場景,接著讓她下載“某會寶”軟件,指揮她去提高轉賬額度,最后55萬積蓄被騙光。
而且,就算賬戶沒有錢,也依然可能被騙。比如,騙子會冒充平臺客服,誘導人貸款,再把貸出的金額騙光。
3、殺豬盤騙局
騙子一般通過相親、交友等方式認識,并給自己編造完美又有錢的身份,再與人發(fā)展成朋友、戀人,這個過程叫“養(yǎng)豬”。
等感情深了以后,就會開始“殺豬”,以投資、買房、結婚等借口,達成目的。
前一陣上熱門的深圳劉佳,謊稱以結婚為目的,讓30多個男朋友買了同一棟樓的房子,之后再分手消失。
無論何時,大家對網絡上認識的人都要有警惕心。
4、殺熟騙局:傷得最深的往往是自己人
還有人覺得,那我不接觸陌生人,只和熟人打交道,不就行了嗎?
事實上,熟人也可能會騙人:
我們公司就有這樣的案例,同事的媽媽,被20多年的好友拉投資,好友稱投了好幾年都沒事。雖然同事阻攔了,但媽媽還是偷偷投了10萬,結果暴雷了。
更揪心的是,一旦被騙,資金轉出去后就被團伙洗走,很難再追回來了。
那有沒有辦法,能防范這些騙局呢?
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看了很多案例,有些真的人看得背后發(fā)涼。
針對各色的網絡詐騙,我總結2種應對方式,能幫我們將風險大大降低:
話不多說,一起來看下:
1、下載反詐APP,多了解不同詐騙案例
常見高發(fā)類的套路,我?guī)痛蠹艺碓诹讼路剑?/span>
上面這些套路真的很常見,其中的防騙策略也僅供大家參考,畢竟騙子也會與時俱進,騙局也會一直存在。
因此,建議大家還可以將資金分散放,避免所有積蓄都放在銀行卡或是靈活度很高的理財產品里。
2、積蓄分開放,降低風險
我們可以將資金放在不同的地方去打理,就像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。
資金不要只放在銀行卡里,太靈活而且收益也低,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打理起來,分開存放。
比如短期用不上的閑錢,可以購買一些國債、有贖回時間的理財產品等,萬一遇到騙局也沒那么快能拿出來。
再比如說養(yǎng)老的錢,可以拿一部分放到養(yǎng)老保險里。
既能保證一輩子有錢領,又能把資金鎖死在保險里,除非本人提交退保申請書,否則騙子無法通過密碼、驗證碼領走我們的錢。
下面,再給大家分享我們同事C姐的案例,她的媽媽之前被騙買了高價保健品,在這之后她吸取教訓,將媽媽手頭的養(yǎng)老金重新安排規(guī)劃了。
C姐的媽媽和很多中老年人一樣,平時熱愛養(yǎng)生,各種付費課程、養(yǎng)生用品都會買來試試。
但C姐發(fā)現,媽媽的養(yǎng)生,有些過頭了,2萬多的鹿心丸,眼都不眨就買了。
網上去搜,C姐發(fā)現:再好的鹿心丸,一般也就幾百塊??蓩寢屖冀K念叨著“一分錢、一分貨”。
在聽說身邊有人被養(yǎng)生騙局圈走百萬積蓄后,引發(fā)了C姐的擔憂。
她結合家庭情況和風險評估規(guī)劃,征求媽媽的同意后,幫媽媽將養(yǎng)老錢,分成了3份:
將積蓄分作三部分后,C姐會放心很多,不用擔心哪天媽媽“被忽悠”又買了不值當的保健品。
就算真的有一天,現金不幸被騙了,但大半養(yǎng)老金都鎖在了保險里,不會對家庭造成致命打擊。
更重要的是,這三份資產都是在媽媽自己的名下,能給媽媽安全感,媽媽也很期待60歲后能擁有雙份退休金的生活。
不過這里要提醒大家,股市的風險本身是非常大的,如果你不了解股市,不建議輕易模仿,對于不懂的朋友來說,這部分錢建議放在更安全穩(wěn)妥的地方,比如國債、貨幣型基金里等。
普通人與詐騙團伙的較量,其實不是智商的博弈,而是信息差與心理防線的拉鋸戰(zhàn)。
守住錢袋子的關鍵,或許只有三句話:
“慢一步”:騙子最怕你冷靜。AI換臉視頻、親友緊急求助、航班退改簽……所有“急迫轉賬”劇本,都經不起一個電話的核實。
“分開放”:養(yǎng)老錢、救命錢,別只存在銀行卡或靈活理財里,像C姐媽媽那樣,40%鎖進保險、30%穩(wěn)存銀行、30%靈活應對,即使遇騙也不至于“一夕歸零”。
“多聊聊”:把反詐案例當家常話,要教會家人們,“陌生鏈接不點、驗證碼不說、轉賬先問親人”。
大家可以將本文轉發(fā)給親友,認真看完就能避開絕大多數的詐騙,讓騙局無處遁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