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eg)
理財型保險分為子女教育金和養(yǎng)老金,其優(yōu)點就是資金安全,預期收益穩(wěn)定。許多新手爸爸媽媽想要為孩子提早準備一份教育基金,就會考慮買理財型產品。
深藍君經常收到后臺提問關于某某產品收益好不好,值不值得買。
今天深藍君就結合自己過往的經驗,看看應該如何進行規(guī)劃教育基金?
我們知道保險只是一種金融工具,所以在選購一款產品前,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?這個是重中之重。
所以在買這份保險之前,請務必先確定自己是否有教育金的需求,因為不同的家庭對子女未來的規(guī)劃不同,深藍君分為如下幾種類型:
無為而治型:以深藍君為例,我是沒有為孩子準備教育金計劃的。古語有云:兒孫自有兒孫福。我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性格,愛看書肯學習這就夠了。具體未來的發(fā)展走一步看一步。
明確規(guī)劃型:但是有的父母則不這么想,可能對國內教育非常沒有安全感,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好的教育資源,希望提前能準備孩子大學時候的相關費用,如果可能的話,會考慮出國留學。
綜上所述,只有后續(xù)對孩子教育有明確規(guī)劃的朋友,才會在18年后孩子上大學時有比較大的資金缺口(幾十萬到上百萬),所以才需要提前進行規(guī)劃,用來解決子女教育資金的問題。
所以需要大家在買保險前,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需求,我的需求是什么?這份保險是否能夠解決我的需求?我覺得這是重中之重。
?
基于上面的分析,如果大家明確需要準備子女未來大額教育支出,那么是可以進行教育金規(guī)劃的,在開始規(guī)劃前,我們需要先量化一下自己的問題:
什么時候要用錢,需要多少錢?
現在能投入多少錢,以后每年能投多少錢?
能承受多大的風險,期望的收益率是多少?
這個幾個問題是做理財規(guī)劃的核心問題,也是深藍君之前強調的,買保險一定要適合自己,需要根據自己的現狀進行規(guī)劃和設計。
為了方便大家理解,深藍君虛擬了一份案例,我們看下小A家庭的情況:
小A夫婦在深圳打拼,今年寶寶剛出生,希望現在能給孩子能接受比較好的教育,在上大學的時候能夠更多的現金覆蓋教育支出。
1.什么時候用錢,需要多少?
寶寶18年后要上大學,按現在的物價水平,讀完四年大學至少需要10萬元,按3%的長期通脹率估算,到時候要準備好17萬元。
2.現在能投入多少錢,以后每年能投多少錢?
夫妻倆剛工作不久,在父母的幫助下剛買了房子,手頭上沒有太多的積蓄,第1年可以拿出2萬元,以后每年大概能拿出1萬元準備教育金。
3.能承受多大的風險?期望的收益率是多少?
由于寶寶18年后無論如何都要上大學,這是一筆剛性支出,所以夫妻不想承受太大的風險,希望收益有保底,還有一定的增值空間。
考慮清楚這些問題后,我們就可以去匹配產品了。深藍君以華夏如意來年金險為例,分10年每年投入1萬元,第一年在萬能賬戶額外追加1萬元,10年間累計投入11萬。
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這款年金險,是可以完成小A夫婦教育金的需求的,由于主險附加的萬能賬戶結算利率是不定的,按照保底從低到高來看,每年收益率為:2.8%-4%之間。
我們知道對于理財型保險來講,一定要經過幾十年長期的滾雪球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收益,而對于教育金來講最大的問題就是投資時間短,所以通過我們的例子也能看到,如果以18年計算,收益并不是很高,并不比銀行定期存款好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