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做兒女的都希望爸媽安享晚年,生病住院不用為高額治療費用發(fā)愁。
為了幫大家給父母挑到合適的保險,過往深藍君專門寫過中老年人保險系列,測評了數十款產品。
但還是有不少粉絲朋友反饋不知道該如何下手,今天深藍君就從實操的角度,看看 中老年人保險到底應該怎么買?
主要內容如下:
1)為父母買保險,究竟難在哪里?
2)中老年人買保險,如何最合理?
3)方案設計:40 歲到 70 歲怎么買?
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,身體機能逐漸衰退,患病的風險也越來越高,這點不光我們知道,保險公司也知道。
所以,中老年人買保險就會存在一些限制,主要有以下 4 點:
1、購買年齡限制
保險產品幾乎都有購買年齡的限制,比如醫(yī)療險 65 歲以后就很難買了。而且 55 歲以上能買到的適合的重疾險,其實也并不多。
2、健康告知嚴格
老年人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問題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就是十分常見的,如果有這些疾病,那么買重疾險、醫(yī)療險就比較難了。
3、產品保額限制
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,保險公司會對年齡大一些的人限制保額,所以無論是重疾險還是防癌險,想買到比較高的保額也不太容易。
4、杠桿已經不高
年齡越大,患病風險越高,保費也就越貴,如果買傳統(tǒng)的儲蓄型重疾險,總保費可能都與保額相當了,杠桿并不高,根本起不到保險以小博大的作用。
從以上 4 點可以看到,給父母買保險,最先要解決的是能不能買的問題。
其次,由于預算的原因可能很多家庭經濟支柱的保險還沒配置齊全,所以給老人買保險的錢要花在刀刃上。
首先一定要有醫(yī)保,醫(yī)保是最基礎的保障,如果父母沒有職工醫(yī)保,可以購買 居民醫(yī)保。
過去我們測評了 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成都、武漢、杭州、長沙、重慶 的醫(yī)保政策,很多地方報銷情況還是很不錯的。
除了人人必備的醫(yī)保外,其實 保險應該是一個組合,不同險種的作用都不同。
下圖是深藍君對于中老年人購買保險的一些建議,供大家參考:
簡單說一下這樣推薦的理由:
意外險:父母年紀大了,手腳反應沒那么靈活,摔倒受傷是很常見的,大多數意外險沒有健康告知,每年一兩百塊就能有幾十萬的保額,非常適合老人。
醫(yī)療險:百萬醫(yī)療險每年上百萬的報銷額度,可以有效應對疾病風險,父母如果因為健康狀況或者年齡原因買不了,可以考慮防癌醫(yī)療險。
重疾險:主要是為了彌補患大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,建議考慮消費型重疾險,性價比高,買不到合適的重疾險,再考慮防癌險。
壽險:壽險一般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,如果父母還有不錯的收入,承擔家庭責任,可以考慮定期壽險,如果沒有的話,也可以不買。
理財保險:所謂的養(yǎng)老金不光保障作用低,而且要很長時間增值才能看到收益。基礎保障沒有做好的前提下,不建議考慮理財類保險。
以上是深藍君總結的中老年人買保險的策略,掌握正確的思路,其實是保險配置中最重要的一步。
買保險有兩道門檻,第一是年齡,第二是健康,不同的健康狀況,能選擇的產品也是不同的。
1、40-60 歲身體健康,保險怎么買?
如果年齡在40 - 60歲之間,身體情況符合健康告知,那么醫(yī)療險和重疾險都是可以買的。
這里深藍君取一個中間值,以 50 歲為例,看一下基本方案:
保費在 3000 元以內,就可以獲得如下保障:
意外險:50 萬意外保障 + 5 萬意外醫(yī)療
醫(yī)療險:200 萬的住院醫(yī)療費用報銷
重疾險:20 萬消費型重疾險保到 70 歲
父母身體健康的話,完全可以參考以上方案,3000 塊就能搭配一個非常好的保險組合。
給父母買保險,一定要注意保費倒掛的問題,很多人都會忽視這一點。
舉個例子:同樣 50 歲,以某款傳統(tǒng)的儲蓄型重疾險為例,20 萬保額,每年保費要 1.2 萬元,20 年累計總保費將近 25 萬,交的錢比保額還多。
而消費型重疾險 20 萬保額,保到 70 歲每年才 2014 元,能很好的發(fā)揮保險以小博大的作用,所以深藍君更建議考慮消費型重疾險。
不同的消費型重疾險,可以購買的保額是不同的,為了方便大家,深藍君把常見的消費型重疾險保額規(guī)則進行了匯總:
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實際情況,搭配不同產品來選擇,這樣保額就可以做得更高。
另外現(xiàn)實中,也有一些中老年人到了 50 歲仍有不錯的收入,承擔著家庭責任,這時候也可以考慮加一份定期壽險。
比如愛相隨定壽,50 歲投保 20 萬,保到 60 歲,每年保費 590 元。
總體來講,年齡在 40-60 歲之間,身體健康的話,買保險其實很簡單,通過上面的組合,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好的保障。
上述同類產品詳細測評文章如下:
2、40-60 歲身體欠佳,怎么買保險?
父母年紀大了,身體免不了會有一些問題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就很常見。
如果有糖尿病和心臟類疾病,基本就很難買到醫(yī)療險和重疾險了;二級及以上高血壓能選擇的醫(yī)療險和重疾險也非常少。
這時候可以考慮 防癌險 和 防癌醫(yī)療險,下面深藍君分別以 50 歲和 60 歲,身體欠佳的情況,做了一套方案:
直接說結論:
防癌險和防癌醫(yī)療險雖然只保障癌癥,但健康告知寬松,就算有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心臟病也可以買,75歲都能投,對于買不了重疾險和醫(yī)療險的中老年人來說,仍是不錯的選擇。
關于防癌險和防癌醫(yī)療險,深藍君專門寫過產品測評文章:2019 老年防癌險、2019 防癌醫(yī)療險。
另外父母如果已經生過了大病,連防癌醫(yī)療險都買不到的話,還可以考慮 稅優(yōu)健康險,就算得了癌癥都是可以買的。
以上保險方案的搭配,僅僅是提供一些投保思路,希望大家不要過分在意里面的產品細節(jié),產品會變,但思路不會變。
老人的年齡如果在60歲以上,能買到的合適的重疾險就非常少了,醫(yī)療險的選擇也會受到一些限制,所以從務實的角度出發(fā),深藍君建議如下:
身體健康:意外險+百萬醫(yī)療險
身體欠佳:意外險+防癌險/防癌醫(yī)療險
1、60 歲以上,身體健康的保險方案
年紀大也不代表不健康,深藍君就見過不少 60 多歲了身體還非常棒的老人家,年齡在 60-65 歲之間,百萬醫(yī)療險還是有選擇空間的。
這里以 65 歲為例,看一下基本方案:
保費在 2000 元以內,就可以獲得如下保障:
意外險:30 萬意外保障 + 3 萬意外醫(yī)療
醫(yī)療險:300 萬的住院醫(yī)療費用報銷
60 歲以上能買的意外險和百萬醫(yī)療險的測評文章如下:老年意外險、老年百萬醫(yī)療險。
2、60 歲以上,身體欠佳的保險方案
事實上,大多數老人到了 60 歲以后,健康狀況很可能已經通不過醫(yī)療險的健康告知了,就只能考慮防癌險/防癌醫(yī)療險。
依然還是以 65 歲為例,看一下基本方案:
每年保費 3000 多,就可以獲得如下保障:
意外險:30 萬意外保障 + 3 萬意外醫(yī)療
防癌險:10 萬惡性腫瘤保額保到 75 歲
可以看到老人年紀大了防癌險的保費也會比較高,如果覺得負擔不了,還可以考慮防癌醫(yī)療險,價格會相對便宜一點。
還是那句話,產品不重要,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保險配置的思路。
不少粉絲在后臺反饋,在給父母買保險的過程中會一些糾結和困惑,下面深藍君就列了幾條常見的問題:
1、給父母買保險前要體檢嗎?
答:完全沒必要。
在投保前,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的健康告知部分,符合要求就可以投保。根本沒必要特意去體檢來證明是健康的。
如果沒有體檢,也就不知道是否有病,就不存在隱瞞病情的情況。如果你對健康告知存在疑問,可以查看買保險到底如何進行健康告知?這篇文章。
買完保險之后,要記得定期帶父母去體檢,早發(fā)現(xiàn)早治療。
2、選擇保到 70 歲、80 歲,還是保終身?
這本質其實是預算的問題,從保障角度看,當然是保障越久越好,保終身最好。
如果預算有限:保到 70 歲也是可以的,起碼中間我們有 20 年的緩沖時間,努力賺錢。
如果預算充足:趁父母身體健康,還能買重疾險的情況下,可以選擇保更長時間,或者保終身,都是可以的。
3、預算不足,防癌險和防癌醫(yī)療險買哪個?
保險是一個組合,不同的險種有不同的作用,預算允許的話,要盡量配齊。
但如果真的預算不足,深藍君的建議如下:
醫(yī)保報銷條件較好:可以考慮購買防癌險,畢竟癌癥是老年人重疾險中發(fā)病率最高的,醫(yī)療費用支出可以通過國家醫(yī)保來覆蓋。
擔心巨額醫(yī)療費用:如果爸媽是新農合,或者隨子女一起居住,但戶籍地和居住地還沒有開展醫(yī)保異地結算,其實也可以考慮防癌醫(yī)療險。
具體怎么選,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取舍。
4、父母退休,如何跨省就醫(yī)?
很多父母都在幫子女帶孩子,這就涉及到異地就醫(yī)的問題,關于醫(yī)保的異地結算,我也寫過詳細的分析,通過深度解讀醫(yī)保新政,為了家人一定要看 這篇文章就能看到。
深藍君自從工作了以后,聽到爸媽說過最讓我安心的話就是:我挺好的,不用擔心。
最近 5 年來,每年我都會帶父母體檢一次,父母如果有一個比較好的醫(yī)療保障,對子女來說其實也省去了很多后顧之憂。
買保險其實并不難,雖然年齡大了,但通過一層層的篩選,還是可以挑到合適的產品,在保險這件事上,我希望能幫你更多。
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用,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。
除了保險,給父母關懷和陪伴其實更重要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