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一生病,爸媽半條命。
如果你有意為孩子買一份重疾險,卻苦于無從下手;
那這篇文章一定不要錯過,可以說是保姆級教程了。
在這篇文章,你可以看到:
少兒重疾險 10 項保障的詳細拆解 + 全網(wǎng)最全面的少兒重疾險挑選攻略 + 22 款熱門少兒重疾險的硬核測評。
先給大家透漏下本期所測評的產(chǎn)品:
既有平安、國壽、太平洋一眾大公司的產(chǎn)品;也有大黃蜂 6 號、慧馨安2022、青云衛(wèi) 1 號一系列網(wǎng)紅產(chǎn)品。
所以,一定一定要看到最后,中途劃走,可能就與當下最值得購買的少兒重疾險失之交臂啦!
=目錄導航=
一、基礎篇:少兒重疾險都保什么?
重疾責任 / 重疾額外賠
輕癥 / 中癥責任
特定 / 罕見疾病額外賠
重疾多次賠
惡性腫瘤多次賠付
其它責任
二、教學篇:手把手教學少兒重疾險怎么買!
保額買多少?
保定期還是終身?
繳費期限越短越好還是越長越好?
如何辨別保障責任的好壞?
三、實戰(zhàn)篇:22款少兒重疾險排行榜
第一回合:首次重疾額外賠付排行
第二回合:輕中癥保障責任排行
第三回合:少兒特定重疾額外賠排行
第四回合:惡性腫瘤多次賠付責任排行
平平無奇的一款少兒重疾險,你可能不知道它的保障責任涵蓋十幾項;
簡簡單單的一款少兒重疾險,你可能不知道它竟能保上百種大病。
不同產(chǎn)品,保障責任、理賠標準可能各不相同。
不同產(chǎn)品,就算是相同的保障,價格也可能相差懸殊。
重疾險的復雜性不言而喻,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或多或少踩過里面的坑。
要么買貴了一半,要么是掉入了“返還型、捆綁型”保險的陷阱。
不過,雖然搞懂重疾險很難,但終歸是有跡可循。
知己知彼,百戰(zhàn)不殆;我們首先要知道少兒重疾險保些什么。
深藍君根據(jù) 6 年來的測評經(jīng)驗,匯總了少兒重疾險常見的 10 項保障;
我會把每一項都掰開了、揉碎了,通俗易懂的分享給大家。
認真看完,拿捏重疾險,不再是難事。
tip:先給大家潑瓢冷水,這部分內容會比較枯燥,但絕對是良心干貨,看的時候是痛苦的,但看完之后必然脫胎換骨。
下面不廢話,我們趕緊步入正題:
基本保障一般是產(chǎn)品自帶的,所以我們無需考慮要不要,只要弄懂每項保障都保啥就行了。
(1)重疾責任 / 重疾額外賠
重疾的全稱為“重大疾病”,逐字逐詞間便透漏出兩股寒意:
① 危及生命,嚴重影響正常生活;
② 花費巨高,治療費用就是無底洞。
比如令人畏懼的癌癥(白血病、腦腫瘤、惡性淋巴瘤...),需要進行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的疾病,術后有可能造成終身殘疾的疾病,等等。
而重疾責任的定義也很簡單:“只要滿足保險合同中約定的疾病,就能賠付一筆錢”;買50萬賠50萬,買100萬賠100萬。
不過這筆錢的主要目的不是用來支付治療費用,就算治療費用花了100萬,一份幾百塊的百萬醫(yī)療險都足以 cover 掉。
這筆錢更大的作用是用來康復治療,以及彌補照顧孩子期間的收入損失等等。
另外,與重疾責任相關聯(lián)的一項保障“重疾額外賠”,與保額掛鉤,可以讓你賠得更多。
如果在約定的時間內確診重大疾病,就能額外賠付一筆錢。
就拿“慧馨安2022”來說,如果在保單前 30 年確診重疾,就能額外賠付50%;買50萬,能賠75萬。
(2)輕癥/中癥責任
輕癥/中癥其實就是重疾的早期癥狀,主要是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區(qū)分。
我們來看下具體對比分析:
可以看到,病情嚴重程度、治療費用、賠付比例都有個階梯式的變化。
很多朋友對重疾險有疑慮:“這不賠,那不賠;就算得了大病,也很難病成合同要求的樣子”。
而輕癥、中癥責任的出現(xiàn),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理賠門檻,有些疾病沒有達到重疾標準,但達到了輕/中癥標準就可以獲得賠付。
比如身為重疾的「心臟瓣膜手術」,需要切開心臟才能賠付;而它對應的輕癥「心臟瓣膜介入手術」,只要做個打孔內鏡就符合賠付標準了。
而且,輕/中癥賠付過后,剩余保費就不用交了,保障還是繼續(xù)有效的。 ?
(3)特定疾病額外賠 / 罕見疾病額外賠
先來看特定疾病額外賠,特定疾病的最大特點就是高發(fā),且治療費用昂貴。
針對這些特定疾病,保險公司是可以翻倍賠的,買50萬能賠100萬,有的產(chǎn)品甚至能賠到更多。
還是以“慧馨安2022”為例,可以額外賠付 120% ;也就是說,買 50 萬,就可以賠付 110 萬。
常見的兒童特定高發(fā)重疾,我也為大家總結出來了:
其中,白血病、腦部惡性腫瘤、重癥手足口病這 3 種理賠率是最高的,占比接近 70% 。
而且這項保障大多產(chǎn)品是自帶的,很友好,也很實用。
這也是少兒重疾險與成人重疾險區(qū)分開來的重要因素。
至于罕見疾病,重要性要弱很多;因為罕見意味著難發(fā)生,難發(fā)生理賠概率自然也就低。
所以,這項保障產(chǎn)品自帶的話當然最好,沒有的話也無傷大雅。
常見罕見病如下,大家可以做個了解:
發(fā)生如上疾病,大多少兒重疾險能賠付 3 倍保額,買50萬能賠150萬。
?
可選保障,每一項責任都可以自由附加;所以,我們不僅要知道每項責任保啥,更要知道每項責任的重要性,不能一股腦全部附加。 ?(4)重疾多次賠
重疾險有單次賠付和多次賠付兩種形式,意思也很好理解:
單次賠付:重疾只能賠1次,賠完后即合同結束。(不過最近上線了一款“青云衛(wèi)1號”,重疾賠完,輕癥/中癥還能賠,線上產(chǎn)品算是史無前例;這款產(chǎn)品在測評部分也會細講。)
多次賠付:就意味著重大疾病可以賠多次,只要滿足間隔期與疾病條件,就能賠第二次、第三次,甚至更多。
這樣看來,多次賠付的產(chǎn)品保障無疑會更好。
不過多次賠付又分為“不分組多次賠”和“分組多次賠”:
不分組多次賠:重疾一百多種疾病,只要第二次發(fā)生的疾病跟第一次不一樣,就能賠。
分組多次賠:往往會把一百多種疾病分成若干組,而一組內的疾病只能賠一種;以如下兩款產(chǎn)品為例:
比如說A產(chǎn)品,分為 6 組,如果首次疾病發(fā)生的是第三組中的急性心肌梗塞,那么同組內的其它疾病就沒有機會賠了,大大縮小了賠付范圍。
所以分組也是有講究的,把最高發(fā)的疾病分散在不同組獲賠的幾率才更大;像A產(chǎn)品,把最高發(fā)的癌癥單獨分組,而B產(chǎn)品把 3 種高發(fā)疾病都捆綁到了同一組。
總之,如果只論保障,不分組多次賠>分組多次賠,癌癥單獨分組又要比癌癥與其它疾病捆綁分組好。
不過,人一生得兩次重疾的概率是微乎其微,所以很多人也會青睞于單次賠付的重疾險,保費會低很多。
所以,具體還是要根據(jù)大家的預算而為,如果保額和保障期限都確定了,還有充足的預算,那可以考慮附加。 ?
(5)惡性腫瘤多次賠
惡性腫瘤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癥。
根據(jù)保險公司的理賠年報來看,惡性腫瘤是理賠率最高的疾病。
理賠占比超一半,一度高達60%~90%。
另外根據(jù)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表明,癌癥的復發(fā)和轉移在 3 年內高達80%,在 5 年內高達90%。
所以,惡性腫瘤的兩個特點:“非常高發(fā)、容易復發(fā)”便驗證了這項保障的重要性。
因為一款少兒重疾險中,癌癥(白血病、腦腫瘤、惡性淋巴瘤...)只能賠其一種,比如說賠了腦腫瘤就不能賠白血??;所以要想后續(xù)癌癥的新發(fā)、復發(fā)、持續(xù)、轉移還能再次賠到,附加惡性腫瘤多次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
(6)投保人/被保人豁免
一般情況下,投保人是父母,交錢的一方;被保人是孩子,被保障的那一方。
在繳費期內,只要父母或孩子任意一方發(fā)生條款約定的這些情形(如:身故、殘疾、重疾、中癥、輕癥),后面的保費就不用交了,保障仍然有效。
不僅孩子發(fā)生輕癥/中癥等情形可以豁免保費,當父母發(fā)生這些情形也可以豁免保費,所以這項保障是非常人性化的。
而現(xiàn)在市面上大多產(chǎn)品,都會自帶被保人豁免。
當我們?yōu)楹⒆油侗r,可以另行附加上投保人豁免,這樣不管是孩子生病,還是大人生病,后續(xù)保費均無需再繳納。
附加這項保障也就多出兩三百塊錢,所以完全是劃得來的。
(7)身故 / 高殘
字面意思,保死保殘;高殘指“雙目永久完全失明,咀嚼、吞咽機能永久完全喪失”這種生活不能自理的高度殘疾。
很多媽媽糾結于要不要給孩子附加身故責任,其實真的沒必要,原因如下:
① 即使孩子的重疾險附加了身故責任,18歲前只能賠保費,保障杠桿大大降低;
② 重疾責任和身故責任,只能二賠一;也就是說賠了重疾責任,身故責任就無效了;花兩份錢只享受了一項保障,屬實有點虧。
③ 附加身故責任,保費貴了不少
以某少兒重疾險為例,在其他責任都相同的情況下,含身故(賠保額)比不含身故多交1300塊,即多支出55%的保費,按照交費期20年來算,需要多交幾萬塊錢。
而且壽險的責任主要用于家庭頂梁柱,孩子上無收入、下無負擔,實在沒必要去附加;等孩子成年了,買一份定期壽險,會更劃算。
當然了,預算充足的家庭,如果想讓孩子的保障更全面,身故/高殘責任自然也是可以靈活附加的。
其它保障的重要程度可重可輕,完全取決于大家自身需求。
(8)重疾住院津貼
以大黃蜂6號為例,首次確診重疾,并在定點醫(yī)院(二級及以上公立醫(yī)院)就醫(yī),每天會有 300 元的補貼,每次住院最多給付 30 天,每年最多給付 90 天。
這部分錢說多不多,說少也夠覆蓋住院期間的膳食費用。
但相比重疾治療的大額支出,這項保障實用性并不大。
(9)忠誠客戶權益
受預算限制,很多媽媽們會給孩子買保定期的重疾險,通常是保 30 年的類型。
雖然壓制了預算,但也存在“保障中斷”的隱患。
比如在 30 年保障期限內,孩子身體情況變差或者發(fā)生疾病理賠,30年期滿后,可能就買不了重疾險了。
而忠誠客戶權益的作用就是:可以「免健康告知、免等待期」的形式投保原保險公司的其它產(chǎn)品。
以媽咪保貝(新生版)為例:
如果選擇保障期限為20/25/30年,保險期滿后60天內,可免健康告知、免等待期投保“康樂一生”系列產(chǎn)品。
所以,這項保障對保定期的產(chǎn)品非常實用。
不過,如果直接給孩子買的是保 70 歲或終身,那這項保障就無用武之地。
(10)滿期返還責任
關于返還型保險,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套話術:“得病了能賠錢,沒得病還能返錢”,幾十年后所繳的保費都能原封不動的返回來,相當于不花一分錢就享受了保險公司幾十年的保障。
完了,聽著都心動,心動不如行動,一行動便妥妥入坑。
為什么不推薦附加滿期返還責任,自然少不了如下這兩大原因;
原因一:保費是真的貴
論保障,大黃蜂6 號吊打守護百X分百(少兒版),但守護百X分百的保費卻是大黃蜂的 2 倍之多。
除自身價格貴以外,就是返還責任的因素了。
因為守護百X分百(少兒版)70歲期滿可以返還所繳保費 121500 元,所以每年也要為返還責任支付保費 1400 元,而30年交下來就是 42000 元。
拿 4 萬多去為一項“返還”責任買單,真的劃算嗎?
而且,70歲之前還不能生病,一旦出險理賠,那返錢的計劃就泡湯了。
原因二:返回來的錢,收益太低
可能有朋友覺得,多花 4 萬就能返還 12 萬,看上去也不錯。
那是你忽略了時間要素,大家想想看,0歲買,70歲才能返還 121500 元。
一算irr,低的只有1.908%。
再說了,現(xiàn)在的 12 萬放到 70 年后,那還能值幾個錢?
相反,有多余的錢,還不如幫孩子把保額買到更高,加大杠桿,提高抗風險能力。
或者為孩子買一款靠譜的教育金,到了特定年齡段直接領一筆錢,這不比返還型保險更香嗎。
重疾險的每項保障,大家應該都吃透了,
但在購買過程中,可能還是會面臨無從下手的窘境。
因為還有一些選擇題需要我們做出判斷,例如:
這部分內容,深藍君就和大家分享實操攻略,手把手教學! ?
孩子一生病,爸媽半條命。
一旦罹患某種重疾,耗費人力不說,治療費用更是無底洞。
說句不怕打擊大家的話,在大病面前,普通家庭幾乎沒有與之正面硬剛的經(jīng)濟能力。
比如癌癥中少兒最高發(fā)的白血病,就得10-70萬不等!
如果有百萬醫(yī)療險還好,沒有的話那就是雙重打擊。
生病中:治療費用,動輒幾萬幾十萬,上不封頂。
生病后:康復費用、照娃期間的收入損失、日常開支等,舉步維艱。
所以,殘酷的現(xiàn)實決定著我們的保額不能低,給孩子買重疾險,深藍君建議直接 50 萬保額起步。
買重疾險就是買保額,只有保額足夠高,才能在風險發(fā)生后有效應對生活中諸多用錢的地方。
我們先來了解下各年齡段的重疾發(fā)生率,再去確定保定期還是終身。
為了數(shù)據(jù)的客觀公正,深藍君扒了 12 家保險公司的理賠年報:
可以看到,重疾高發(fā)率大多集中到 41-60 周歲,最高占比達到了 80% 左右,遠超其它年齡段。
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只要保到 70 歲,就綽綽有余了呢?
當然不是,世事無常,我們根本無法預料到大病風險會在哪個年齡段光顧我們。
所以,保終身的話,對疾病全年齡段防護,保障自然更好。
不過礙于預算,保終身的保費可能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擔的起。
深藍君分別計算了3 個保障期限的保費,大家可以根據(jù)自身情況,做個參考:
保障期限會與保費成正比,保的越久,保費自然也貴,看大家能接受的范圍。
而且我們要始終謹遵一個原則:“先保額后保障期限”,先把保額買高,再去考慮保障期限。
一般的繳費期限有5年/10年/15年/20年/30年;
我們先來看下不同的繳費期限,各要交多少保費:
可以看到,繳費期限越短,所交的總保費就越少。
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繳費期限越短越好呢?并不見得。
拉長繳費期限,有兩個好處:
一是很大程度上能降低繳費壓力,如果按 30 年交,每年只要交一千多。
二是大多產(chǎn)品都自帶輕/中癥豁免保障,如果在繳費期內出險輕/中癥,那剩下的保費就不用交了,保障繼續(xù)有效。
比如小劉給娃買了重疾險,第 5 年就發(fā)生疾病并理賠。
按 5 年交,保費已經(jīng)交了 37650 元;若按 30 年交,保費才交了 8825 元;這就是差距。
當然,大家也可以看到,20年交和30年交,每年保費也就相差 560 元,總保費也就差 6450 元;如果大家能接受的話,自然也可以選則 20 年早點交完,都是可以靈活選擇的。
少兒重疾險的保障,多達十幾項;
雖然深藍君盡可能的闡述了每項保障內容,但面對眾多產(chǎn)品,大家可能還是無法下手;
因為重疾險的保障也分三六九等,不同產(chǎn)品不同樣。
怎樣算好?怎樣算壞?深藍君把辨別思路分享給大家。
在第一部分中,深藍君關于這些責任已經(jīng)表達了明確的觀點:
重疾多次賠: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附加,但沒有惡性腫瘤多次賠重要,因為癌癥的復發(fā)、轉移率
更高。
身故/高殘:附加不太劃算,孩子成年后,可以購買一份定期壽險。
投保人/被保人豁免:很有必要附加,大人、小孩任意一方出險,都可以豁免后續(xù)保費。
重疾住院津貼:實用性不大。
忠誠客戶權益:對保短期(20年/30年)的產(chǎn)品很實用,對保至70歲/終身的產(chǎn)品沒有用武之地。
滿期返還:妥妥的智商稅,有多余的錢還不如買高保額,或者為孩子購買一款靠譜的教育金。
這些保障深藍君就不再贅述,我們主要來看下影響產(chǎn)品好壞的其它幾項重要保障:
(1)首次重疾額外賠
買重疾險就是買保額。
所以,如果我們確定了要買的保額,比如說 50 萬;那我們就要重點關注“重疾額外賠”,因為這項保障可以多賠付我們一筆錢。
隨著重疾險不斷的推陳出新,很多少兒重疾險都提供了這項保障,有的產(chǎn)品是自帶,有的產(chǎn)品需要另行附加。
目前為止,重疾額外賠常見的賠付形式有如下兩種:
① 第一種:保單前 30 年額外賠
② 第二種:60 歲前額外賠 ?毫無疑問,第二種賠付形式更實用,因為保障期限更久。
比如說給剛出生的孩子購買,小飛象只在前 30 年有效,而超級寶寶 60 歲前一直有效。
除此之外,額外賠付的保額也是衡量的重要因素,小飛象額外賠付60%,超級寶寶額外賠付80%;怎么看都是超級寶寶占優(yōu)。
所以,關于這項保障的選擇建議:“保障期限越長越好,賠付比例越高越好”。
(2)輕癥/中癥責任
作為重疾險的必選保障,輕癥/中癥自然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如何判斷這兩項保障的好壞,要重點關注 3 個維度:
①高發(fā)疾病是否覆蓋全面
銀保監(jiān)會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了 3 種輕癥:惡性腫瘤-輕度、輕度腦中風后遺癥、較輕急性心肌梗死,各家保司的賠付條件都一模一樣。
但重疾險的高發(fā)輕/中癥遠遠不止 3 種,而是多達 12 種:
很多朋友糾結于疾病的保障病種,認為病種越多保障越全面。
其實不然,縱使輕癥/中癥多達六七十種,若高發(fā)疾病有缺失,那就應該慎重對待。
② 理賠條件和賠付比例
另外,我們還要重點關注理賠條件和賠付比例。
以少兒國壽福盛典版 VS 大黃蜂6號兩款產(chǎn)品為例:
面對同一種疾病,有的產(chǎn)品會按輕癥賠,而有的產(chǎn)品會按中癥賠,賠付比例直接相差 40 %。
而且按輕癥賠的少兒國壽福盛典版,理賠條件卻并不比大黃蜂6號寬松。
大黃蜂6號慢性腎功能衰竭狀態(tài)持續(xù)90天就可以申請理賠,而少兒國壽福盛典版需要180天。
大黃蜂6號不僅理賠條件更寬松,賠付比例也更高。
所以,關于這項保障的選擇建議:12種高發(fā)疾病覆蓋越多越好、理賠條件越寬松越好、賠付比例越高越好。
(3)特定疾病額外賠
少兒特定重疾額外賠付責任好不好,也要關注三個方面:
① 高發(fā)重疾是否覆蓋全面
對于高發(fā)的少兒特疾,保險行業(yè)協(xié)會并沒有統(tǒng)一的標準。
各家保險公司、各款保險產(chǎn)品所保障的病種數(shù)可能都不一樣。
但深藍君結合幾年的理賠經(jīng)驗,以及查找相關數(shù)據(jù),幫大家確定了15種較高發(fā)的兒童特定重疾:
其中,標星的 3 種理賠率接近 70% ,所以這 3 種務必包含。
不過,幾乎沒有產(chǎn)品能全部涵蓋這 15 種疾病。
所以,我們的要求就是,兒童特定重疾覆蓋越多越好,至少也有要標星的 3 種,如果有缺失白血病的就可以直接拉黑。
② 保障期限和賠付比例
雖然你買的重疾險可能保至70歲或終身,但“少兒特定重疾”這項保障不一定能一直保下去。
以如下 3 款產(chǎn)品為例,有的只保 18 歲前,有的保 30 歲前,當然也有不限年齡的,不限年齡自然最好。
另外就是賠付比例了,不同產(chǎn)品的賠付比例也可能不一樣。
比如大黃蜂 6 號,在保至 70 歲或終身的情況下,保單前 30 年可以額外賠付 150% ;而且還能疊加首次重疾額外賠的50%;如果首次重疾是特定重疾,并且發(fā)生在保單前 30 年,買50萬就能賠150萬,這就是少兒特定重疾的魅力。
所以,關于這項保障的選擇建議也顯而易見:“15種兒童特疾覆蓋越多越好、保障期限越長越好、賠付比例越高越好”。
(4)惡性腫瘤多次賠
上面我們提到了惡性腫瘤的兩個特點:非常高發(fā)、容易復發(fā)。
如果預算允許的情況下,這項保障深藍君建議附加。
不過不同產(chǎn)品的賠付形式也有差異化,我們要擦亮眼睛。
對于癌癥多次賠,有如下挑選建議:
① 間隔期越短越好
確診癌癥,有 5 年生存率一說,只要 5 年內沒復發(fā),一般便可以認為「臨床治愈」。
所以,如果間隔期太長(比如5年),獲得二次賠付的概率就越小。
因為要么在 5 年內的時候癌癥復發(fā)人不在了,要么癌癥熬過了5年臨床治愈了,這項保障的用處也就不大了……
目前,對消費者最友好的癌癥二次間隔期設置是這樣的:
如果首次重疾是癌癥,那第二次癌癥賠付的間隔期最好是 3 年;若首次重疾是癌癥之外的其它疾病,那間隔期最好是 180 天。
② 賠付比例越高越好
可以從上表看到,好一點的產(chǎn)品,第二次癌癥可以賠到120%、150%;而一般的產(chǎn)品只能賠 100% ,不過也已經(jīng)算是合格水平了。
所以,關于這項責任選擇建議也很明朗了:“間隔期限越短越好、賠付比例越高越好”。
恭喜你能夠堅持看到這里,給你個大大的贊。
通過上面的“保障責任詳解+挑選攻略”兩部分內容,我們應該對少兒重疾險了如指掌。
下面我們就進入實戰(zhàn),把少兒重疾險最值得買的那幾款揪出來。
為了公正、客觀,我會從重疾額外賠、輕癥/中癥、特定疾病額外賠、惡性腫瘤多次賠四大核心保障,一輪一輪的去做對比,根據(jù)綜合保障排名,篩選出少兒重疾險 TOP 5 。
所以,最后的結果一定能經(jīng)得起推敲。
此次測評名單如下:
22 款產(chǎn)品,共有 12 款產(chǎn)品上榜,其余產(chǎn)品均無此項保障。
其中,排名靠前的是達爾文6號、微醫(yī)?!こ墝殞?、完美人生守護2022。
這 3 款產(chǎn)品首次重疾額外賠在 60 歲前一直有效,而且賠付比例都不低于80%。
雖然少兒國壽福盛典版 70 歲前可以額外賠,獲賠概率更大,但額外賠付比例只有50%。
深藍君覺得兩權相利取其重,而且保障期限只差 10 年,可以選擇賠付比例更高的產(chǎn)品。
不過,像一些熱門產(chǎn)品,如慧馨安2022、大黃蜂6號,大多是保單前30年,額外賠50%,只要能達到這個標準,也算符合主流水平。
當然了,我們也不能憑借某項保障就決定一款產(chǎn)品的好壞,我們接著往下看,后面看綜合保障。
?
22款產(chǎn)品,有 3 款是不保中癥的,所以可以直接剔除在選擇范圍內。
排名前 4 的四款產(chǎn)品比較亮眼,特定年齡段都可以額外賠付。
其中完美人生守護2022和微醫(yī)?!こ墝殞毐U掀谙薷L,60歲前都可以額外賠;慧馨安2022賠付比例更高,保單前30年,輕癥可以額外賠15%,中癥可以額外賠30%。
22 款產(chǎn)品,共有 20 款產(chǎn)品上榜。
只有平安人壽的守護百分百2021(少兒版)和泰康人壽的樂享健康(惠享少兒)兩款產(chǎn)品沒有此項保障,我們可以直接拉黑。
其中排名前 3 的三款產(chǎn)品:小飛象、惠馨安2022、大黃蜂 6 號表現(xiàn)占優(yōu),不僅含最高發(fā)的 3 種疾病,而且賠付比例也是獨一檔。
因為大黃蜂 6 號只有在保至 70 歲或終身,保單前 30 年確診,才能額外賠到 150% ,保單 30 年后只能賠 100% ;整體上不如小飛象和惠馨安2022,所以把它排第三。
22款產(chǎn)品,只有 9 款能附加此項保障。
其中排名前 3 的三款產(chǎn)品保障是最好的,間隔期寬松,賠付比例高。
最重要的是“癌-癌”、“非癌-癌”兩種情況都能獲得賠付。
而間隔期為 365 天的這幾款產(chǎn)品,第一次重疾必須為癌癥,才能賠付第二次癌癥;如果第一次重疾非癌癥,那第二次得癌癥是不能獲賠的,這是一個bug。
要想第一次重疾非癌癥,第二次癌癥還能賠,就得同時附加重疾多次賠,用這項保障去賠第二次癌癥。
所以一經(jīng)比較,排名前 3 的三款產(chǎn)品寬松了好多。
所以,我們需要在綜合保障中取最優(yōu):
位列前 5 的為:慧馨安2022、小飛象、達爾文6號、青云衛(wèi)1號、大黃蜂6號。
當然,深藍君只是根據(jù)綜合保障排名,如果只單獨拎出某項保障作比較,那這 5 款產(chǎn)品未必就是最好的。
比如完美人生守護2022,惡性腫瘤第二次賠付比例是最高的;但由于它的特定重疾額外賠只限18歲前,最高發(fā)的 3 種疾病只有白血病,故排名靠后。
再比如少兒國壽福盛典版,首次重疾額外賠 70 歲前一直有效,保障時間最長;但由于其它保障并不出色,所以排名靠后。
總之,一款產(chǎn)品好與壞,我們要從多方面去衡量。
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 5 款產(chǎn)品的優(yōu)勢所在:
① 賠付比例非常高,假如買 50 萬保額,在保單前30年,重疾可以賠到75萬,輕癥可以賠到22.5萬,中癥可以賠到45萬;而且特定重疾不限年齡能賠到110萬,第二次惡性腫瘤能賠60萬。
② 高發(fā)疾病涵蓋全面,無論是12種高發(fā)輕癥疾病還是少兒特定重疾,涵蓋的高發(fā)疾病都很全面。
③ 惡性腫瘤二次賠付條件好,慧馨安2022也可以選擇惡性腫瘤二次賠付,賠付比例、賠付間隔期都屬于較優(yōu)的一檔。
④ 保障期限靈活可選,可以根據(jù)預算,靈活選擇保30年、保至70歲或終身。
整體來看,慧馨安2022少兒重疾險,保障實力強,沒有明顯短板,可以作為少兒重疾險首選。
① 重疾保額高,保單前30年確診首次重疾,可多賠60%基本保額,買50萬,賠80萬,比慧馨安2022略高。
② 高發(fā)疾病涵蓋全面,12種高發(fā)輕/中癥都包含,高發(fā)特定重疾也是覆蓋最多的一類。
除此之外,還能附加重疾不分組二次賠、惡性腫瘤二次賠,保障期限也可以自由選擇保至70歲還是終身。
不過,由于輕癥/中癥和惡性腫瘤多次賠的賠付比例,都比慧馨安2022低。
所以,綜合來看,小飛象是略遜于慧馨安2022的。
?
這款產(chǎn)品,0-55歲都能投保,所以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買。
優(yōu)勢如下:
① 60歲前首次重疾賠的多,買50萬,保單前5年可以賠90萬,保單5年后可以賠100萬。
② 自帶重疾復原金,重疾最多賠2次,達爾文6號本身就比同類單次賠付型重疾險要便宜了,更難得的是還自帶重疾復原金,在60歲前,首次確診重疾間隔1年后再次確診其他重疾,便可獲賠第二次,第二次保額最高可賠100%。
③ 惡性腫瘤無限次賠付,這是達爾文6號獨有的特色保障,惡性腫瘤可以無限次賠付;不過人一生中得兩次癌癥已實屬不易,所以無限次賠付作用并不大,我們要辯證看待。
最大亮點:重疾賠完,針對不同疾病,輕癥/中癥還能各賠一次。
而一般的重疾險,重疾賠完后,合同就結束了。
所以,這算是一個小創(chuàng)新,當然也很實用。
這款產(chǎn)品保障上也很全面,賠付比例也高;保單前30年首次重疾、輕癥、中癥都可以額外賠,惡性腫瘤二次賠還能賠付120%。
不過,這款產(chǎn)品有兩個注意事項需要留意:
① 重疾 2 次賠和癌癥 2 次賠是捆綁在一起的,所以要附加的話都得附加。
② 捆綁身故責任,無疑會提高保費。
① 特定重疾保額高,如果是保到70歲或終身,前30年少兒特定重疾能賠150%,其他產(chǎn)品最高為120%。
② 多項保障可靈活附加,重疾不分組多次賠、惡性腫瘤多次賠、重疾住院津貼、投保人豁免、身故/全殘都可自由附加。
③ 保障期限可以靈活選擇,可以根據(jù)預算,靈活選擇保30年、保至70歲或終身。
總之,大黃蜂 6 號在保障各方面也挺齊全,暫無明顯不足。
最后,如果大家還不知道怎么選,可以按這兩個需求來:
如果追求綜合保障,那毫不猶豫是慧馨安2022;
如果追求重疾額外賠,達爾文6號是不二之選,60歲之前可以賠100%-150%;不僅保障期限長,賠付比例也很高。
文章已到尾聲,不知不覺,又肝了一萬字。
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掌握少兒重疾險的挑選攻略和產(chǎn)品測評技巧,徹徹底底搞懂少兒重疾險。
避開陷阱,少走彎路,都能給自家寶買到合適的重疾險。
最后,假如各位寶爸寶媽在買保險時還有其他問題,或者不知道產(chǎn)品適不適合自家的寶貝,也歡迎點擊下方預約1對1規(guī)劃咨詢,會有專人為你解答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