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自工作以后,每次和爸媽打電話,聽得最后的就是:‘沒事’、“好得很”。
后來才發(fā)現,爸爸高血壓,隔三岔五上醫(yī)院,媽媽拖地不小心閃了腰……
原來這句“好得很”背后藏著很多事。
雖然平時工作忙碌,沒辦法陪伴在父母身邊,但還是想為他們做些是什么。
我思來想去,還是打算發(fā)揮職業(yè)所長,通過保險來給自己增加一絲安全感。
父母沒事最好,但萬一有事,我希望保險可以給他們放心治病的底氣,而不是藏著掖著只給我一句“沒事”。
跟我類似境況的朋友并不少,所以,我們今天來聊聊給父母買保險這個問題。
主要內容,如下:
首先,我們要搞清楚一件事:給父母買保險到底會面臨哪些難題?
只要先摸清楚潛在的難題,才能有的放矢,有針對性地選擇產品。
我總結了一下,給爸媽買保險主要有三大難題:年齡、健康情況和保費。
1、年齡限制
相對年輕人,中老年人身體狀況比較差,患病概率比較高,理賠概率自然也很高。
保險公司為了控制風險,通常會限制被保人的年齡。
目前,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險超過55歲就很難買到了,而百萬醫(yī)療險超過60歲就很難買到了。
2、健康情況
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步退化,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比較低;
而醫(yī)療險和重疾險的健康告知比較嚴格,如果身體素質不好,想順利投保也是很難的。
3、保費倒掛
用大白話來說,就是要交的錢比能賠的錢還要多。
一般來說,50歲以上中老年人購買重疾險時很容易出現這一現象。
雖然給父母買保險比較困難,但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的。
接下來,我們來說說中老年人保險優(yōu)先配置順序。
給爸媽投保,不是隨意買就好,而要講求配置策略,按先后順序來購買,如下:
如果想要獲得醫(yī)療保障,那應該優(yōu)先考慮醫(yī)療險,而非重疾險。這是為什么呢?
1、保費
中老年人購買健康險都比較貴,這是因為自40歲后,我們人的身體素質就會逐漸下降。
50歲以后的人群身體素質大多一般,小病小痛比較多,保險公司出于風險考慮,會把保費設置得更高一些。
因此,中老年人購買百萬醫(yī)療險并不便宜,一年保費往往會過千;而買重疾險更是貴得離譜。
比如某安的平X福21,55歲男性購買30萬保額,每年要交2萬多元,20年一共要交40多萬。
交40萬保費,就為了出險時能賠30萬,就問你離不離譜?!
2、保額限制
我們先來看一張不同年齡患重大疾病的概率統(tǒng)計圖:
可以看到,中老年人的重疾發(fā)病率還是非常高的。
所以,保險公司為了降低理賠壓力,通常會設置最高投保保額限制。
一般來說,50歲以上人群能投最高保額不超過30萬,很多產品都會限制在10-20萬之間。
要知道,生了重病,醫(yī)療費隨隨便便都要幾十萬。
買個10萬、20萬的保額,真要生了大病,能頂個什么事兒?
所以,建議大家優(yōu)先考慮百萬醫(yī)療險,畢竟能報銷的額度高,真要生病了,也不用擔心沒錢可治。
3、理賠門檻
重疾險保障合同約定的疾病,且必須符合合同約定的賠付標準,才能獲賠。
百萬醫(yī)療險不限意外還是疾病,不限疾病種類,保障范圍更廣,只要是合同約定的“合理且必要”的治療行為,就能報銷。
兩者相比,百萬醫(yī)療險的理賠門檻更低,我們獲賠的概率更高。
總之,對我們這種普通打工人來說,給爸媽投保,建議先買百萬醫(yī)療險,有條件再考慮重疾險。
最后,如果你在買保險時遇到什么問題,或是不知道買哪個產品,可以點擊下方預約1對1保險規(guī)劃服務,深藍保給你提供專業(yè)的建議。